望着北京现代汽车在两江新区宏大的厂区,先期布局重庆的韩泰轮胎高层开心的笑了。
同样开心的还有周达宣,这个直接参与韩泰招商谈判的两江招商干部,如今也从招商一线来到鱼复的两江国际汽车城,开始了对这些入驻企业更细致的服务。
尽管北京现代汽车的投资如今高达77.5亿元,不过韩泰的入驻还是让周达宣记忆犹新。从2010年8月30日双方首次接触,到11月23日正式签约,中国第3工厂入驻,重庆两江新区与韩泰轮胎谈判周期仅耗时113天。
113天的“闪婚”,10亿美元的投资,吸引韩泰的只有一个理由——刚刚挂牌不久的重庆两江新区。
在两江新区的背后,是广袤的内陆市场,以及重庆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可观订单。优化产业生态,完善基于地缘区位优势的大通道大通关和开放平台建设,成为吸引跨国企业入驻的不二法宝。大通道的背后,是供应链和物流的再造。
韩泰的两江故事,是一个跨国企业布局重庆的故事,也是两江新区的全球化故事。透过韩泰,我们得以理解重庆“垂直整合、集群发展”的路径所在,吸引力所在。
二期项目小胎 “新鲜出炉”
“2010年,我离开上海派驻重庆工作。临上飞机时,女儿抱着我的腿哭个不停。‘爸爸你怎么走了,要去哪儿啊?’那年她才两岁多。”重庆韩泰轮胎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李戎,带领记者参观公司高性能PCR子午线(乘用车)轮胎项目车间时,突然说出这番很感性的话来。
2015年5月21日,韩泰轮胎重庆工厂二期PCR小胎项目正式投产,这是韩泰在中国设备最为先进、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一条生产线。
刚完成硫化的一条条轮胎“新鲜出炉”,温度颇高,一摸就缩手。在此之前,要经密炼、压延、压出、裁断、胎圈、成型等6道工序,其后再通过严格的质检,方可作为入库成品。二期项目预计今年11月达产,届时可实现年产轮胎600万条。
其实,早在2012年9月11日,重庆工厂一期TBR(卡客车用)子午线轮胎项目便已投产,次年5月即达到设计规模,现每天能生产2400条大车轮胎。
“很感慨。看到重庆工厂两期两条生产线如此良好的运转,当初同家人的别离与多年付出都是值得的!”李戎表示,“韩泰在重庆共规划了4期项目,后面2期尚无明确的投资时间表,我们将根据市场行情陆续开展。待4期全部建成后,预计将达到年产能1000万条乘用车轮胎、160万条卡客车轮胎,产值60个亿。”
韩泰轮胎全球所有工厂的主要负责人均由韩国总部直接调派,同时规定,对外发布任何信息亦必须经由该韩国籍总经理之口。在中国,1999年建成的江苏淮安、浙江嘉兴以及如今重庆两江新区,三大工厂无一例外。不过,重庆工厂刚刚经历“换届”——为确保交流顺畅,信息传递准确,今年初才从韩国飞来任职,不谙中文的总经理郑成镐先生透过翻译慷慨地表示,将接受访问的权力授予中国籍“元老”李戎。
“江、浙工厂成立较早,我也都呆过,那里的韩国人扎根中国多年,语言已不是问题。相比之下,重庆是韩泰发展历程中最新的一页——就算5年前刚踏上这片土地时的见闻,也可谓历历在目,犹在昨日。”
李戎所指,正是2010年韩泰轮胎与两江新区签约,投9.54亿美元巨资入驻创办工厂,这个当时被业内外津津乐道的“重庆史上注册资本金最大的外商独资项目”。
“我们感受到‘被需要’”
世界第6大轮胎制造商韩泰轮胎希望到2020年,全球排名跻身前五,产能和利润率方面都要达到第一。中国市场是韩泰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中国的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轮胎市场,是全球最具成长力的市场,每年新增汽车2000万辆。汽车销售量和保有量持续增长,这意味着至少需要8000万条轮胎予以配套,若再加上卡客车胎,年总需求在一亿条以上。
2010年以前,韩泰在中国沿海的浙江嘉兴和江苏淮安布局的两个生产基地历经10余年发展羽翼丰满,尽管在中国已占有五分之一的轮胎市场份额,但韩泰认为,仅东部地区轮胎生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尚不能实现企业在华雄心,有必要适时进军中西部地区,设立第三家工厂拓展市场、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轮胎的运输成本在销售环节中占比很高,像天然橡胶、炭黑、帘布等原材料若大进大出,也不划算。整车厂同样倾向就近配套。‘家门口做生意’总是好的——这就涉及到几个问题,我们在内陆开工厂,当地是否有集群化的汽车产业基础?是否有开放便捷的物流平台?是否有利于中西部地区产品分销和市场覆盖?是否有优厚的用地和税收政策?这一连串疑问必须得到充分论证。”
2010年3月,一支由近20人组成的考察团队从韩泰轮胎位于上海的中国本部出发,溯江而上,其时在本部分管投资的李戎也因此和重庆结缘。
“先去的武汉,再到重庆,都是汽车产业密集的内陆城市。”日程很紧。首次来渝,一行人只呆了三天时间,却考察了好几个区域。“那时候还没有两江新区,至于看过的那些开发区我就不点名了,不能说他们不好,招商和投资都要‘货比三家’,这是企业和当地政府双向选择的问题。”
谈到对重庆的第一印象,李戎的回答是“辣”。在沿海生活惯了,大家吃饭时面前都要放一碗白开水,把食物洗洗才下得了口。
返回上海后,直到8月,中国本部接到了一通来自重庆外经贸委的电话。对方说:两江新区成立了,你们快来看看。几乎在同时,韩泰收到了两江新区管委会的考察邀请,和一套据说是“连夜量身定做”的招商方案。
韩泰重庆工厂原总经理张孟根曾对媒体表示,两江新区此举令公司高层“很意外”:产业布局、市场空间、成本分析、环境配套、发展潜力等面面俱到,这么快就能拿出方案,足见其办事高效、诚意拳拳。
“于是我们又启程前往重庆。考察邀请突然,这次来得同样很急,但目的地明确: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开发区。”两江新区推荐的项目用地编号C10-1/01,占地796亩。“过来一看,对面就是长安汽车,距我们江、浙工厂的老客户长安福特也不过半小时车程,还不错。”
如今的鱼嘴镇长安大道108号,5年前还是一片片山坳和鱼塘。李戎清楚地记得,当天大雨滂沱。透过车窗看到,两江新区的工作团队已经在此等候,不少人甚至连伞也未撑。
“我们一下考斯特,他们立即递上雨靴、雨衣,一套不差。他们在前领路,穿着皮鞋、便鞋,卷起裤管,深一脚、浅一脚地踏在泥泞的道路上,陪我们看地块;以鱼复开发区为龙头,打造两江国际汽车城和5000亿汽车产业集群的雄心也和盘托出。韩泰强烈地感受到‘被需要’”和抢滩重庆的紧迫性。
“两江新区虽然刚成立,但这群公务员、这个团队的创业态度,专业精神、对韩泰的供应链分析,令人印象极其深刻。’考察团当即被这份热情、专业所感动、折服,表达了入驻意愿。
理智的“闪婚”
然而表达入驻意向,并不意味着一定落户。“新区领导班子是有决心的,这从最初向韩泰提供招商方案的效率和质量就可见一斑。”全程参与过韩泰项目招商的鱼复工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家育对记者回忆道。“两江事情不隔夜”,管委会每周都会定期召开专题招商会或项目推进会,让每个项目都能直达主要负责人或管理层。
“考察团回去之后,我们决定前往上海展开‘攻坚’,为此精心准备了5天。这场仗一定要打赢——集群发展既要有整车厂,还得有关重件。
2010年前后,重庆汽车工业实力虽不断增长,占据中国汽车八分之一市场,但重庆的汽车产业却存在分散不集中的弊病,难以实现协同效应。作为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仰仗于地缘禀赋和政策优势,两江新区在成立之初便承担起进一步提振重庆汽车产业的重要使命,提出了在鱼嘴地区建立两江国际汽车城,实现汽车资源集中发展,着力打造这一优势支柱产业,最终形成一条集设计研发-整车制造-关重件配套-分拨物流等一体化的,5000亿级规模的汽车发展全产业链。”
这个规划最核心的内容,便是确保包括长安汽车、长安福特在内的一批整车龙头企业在两江新区彻底扎根,大幅度扩大投资,进而吸引更多汽车及配套企业入驻。
一招制胜。长安汽车落户,直接推动了2010年-2011年间,小康菲亚特、霍尼韦尔、矢崎等近20家汽车及配套企业相继入驻新区,一个世界级的汽车产业基地蓄势待发。
在此背景下,作为关键零部件的轮胎又岂能留白?
回访见面会上,韩泰高层接连抛出了用地、税收政策、产业发展规划及前景等20多个问题,有备而来的两江新区招商团队当场一一详细作答。
从1989年首家韩企进入中国,20年间,韩国一直是对华投资的主要国家。韩资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山东半岛、长三角及北京等地。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从东部沿海深入到内陆腹地,韩资开始大举向中国内地布局,成为新一轮全球产业中国西进的主角之一。“韩泰和长安福特的合作持续多年,以前都是他们东部的工厂供货给我们这边整车厂,且不谈完善和重构供应链的问题,单从情感角度出发,如果韩泰能在重庆布局轮胎工厂,实现‘家门口配套’,相信都是双方乐见的。”高家育表示。
除了招商者的“诚意牌”和老客户的“友情牌”,最重要的是,韩泰高层从对方的回答中,清晰地看到了两江新区的潜力。
两江新区的诞生,是中国经济发展从外需带动到内需驱动大背景之下的大开发,是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央应对全球市场巨变,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决策。重庆城市定位高、交通优越、汽车产业基础雄厚,仅相当于东部地区60%-70%的交通物流,工业用水、电、气等生产要素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都成为我们从专业角度评判选址的重要参考。两江新区准确判断了其汽车产业未来走向,形成集群化链条,积极搭建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对接平台,这将实现地区和企业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韩泰高层还收集到一些具有说服力的数字:到2015年,中国消费占世界比重将超过14%,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而国内市场的潜力主要在中西部,两江新区可谓动力十足。
这对一家世界顶级、并仍在积极谋划扩张的轮胎制造企业而言,吸引力是巨大的。
于是,一场被传为佳话的“闪婚”诞生了,韩泰方面明确答复将落户两江新区。从2010年8月30日双方首次接触,到11月23日重庆两江新区与韩泰轮胎正式签约,中国第3个工厂入驻,谈判周期仅为113天,而9.54亿美元也是重庆当时有史以来投资总额最大的外商独资项目。
“招商工作要以‘好项目’、‘快落地’为第一要务,全面予以保障。这是新区主要负责人对韩泰重庆项目提出的明确要求。”高家育说,“推进韩泰项目落地过程中,招商团队做到了‘专项、专人、专事、专业、专款’,实现了一对一的服务。”繁琐的审批手续往往是落户企业最大的困扰,得益于新区“送服务上门”、“一站式办理”、“保姆式贴身服务”等一系列举措,不仅大大简化了审批手续和环节,将原来近200个工作日的审批时限压缩至20多天,还通过协调,为企业从德、日等国进口生产设备免掉了部分关税。
融入重庆
当然,对李戎来说“坏消息”是,与家人的告别来得更早了。“当时还以为只是考察,没想到最后公司派我落到重庆了。签约仪式定在11月,但我们得提前来准备。10月底的重庆很阴冷,不见太阳,远离家乡,一度心里抑郁。办公和生活条件自然也不如上海。没关系,创业嘛。”他笑着说。
最初,韩泰重庆项目团队和鱼复开发区共用一栋小办公楼。“一层是我们,二三四层是他们,食堂也公用。晚上就寝在标准厂房临时改成的宿舍,与长安、重庆长客的员工住在一起。”
从签约到2011年5月18日项目正式开工,仅用120天时间完成地块平场,的确不易。随后,韩泰重庆工厂启动了第一批招工。“招了五六百名,大都是当地人,集体送到嘉兴工厂培训,也是我们中国技术研发中心所在地。重庆项目建设同步进行,这样一来,员工们完成培训返回后就能直接上岗操作了。”
身为工会主席,李戎更愿意把韩泰入驻4年多来的发展概括为“人的变化”。“在中国,产业工人流动性大是共性。重庆工厂目前有1600名员工。两江新区专门成立了人力资源公司,从劳务派遣、外包、合同签订,到人才引进等方面与我们展开多层次合作。员工有走有留,但人数稳定,保证了生产。”
人多了,衣食住行的要求也多。如今,韩泰的员工早就住进了位于鱼复开发区核心区域的和韵家园公租房小区,这个竣工于2013年初的重点民生项目,旨在全力保障入驻企业员工的住房需求。据称,从和韵家园小区出发,步行20分钟即可上班。上班是产业工人,下班是市民。两江日益完善的社会配套和服务产业工人、大学生的一招一式,也让韩泰看到重庆城市转型、社会转型的前进步伐。
随着运营步入正轨,韩泰的企业文化逐渐散发开来:透过集体旅游、员工生日会、劳动技能大赛、Team Building等一系列活动,并依托两江新区中韩产业园的纽带作用,无论是中国人还是韩国人,都在重庆工厂找到归宿感,干事激情,生活充实。
业余时间,李戎酷爱摄影和垂钓,几年下来,他把重庆主城走了个遍。“鱼复开发区可不再是当年的‘山坳坳’,公司所在的长安大道,加上两江大道、盛唐大道、福生大道、疏港大道,四通八达,出去很方便。”
“口味也变了。”他说,“我最爱的美食便是火锅,就像重庆人,热情、耿直。”
“驱动”两江
同样火热的,还有以两江新区为龙头的重庆汽车产业。目前,西部千人汽车保有量的水平较低,仅有4个省份的千人保有量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研究显示,千人保有量在30到50区间,这是一个高速增长的阶段,西部的省份恰处在这个水平,汽车年均的消费增长速度会在25%以上。
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测算:到2020年,中西部市场的汽车份额将提升到55%,超越东部——以汽车产业为优势支柱两江新区,正成为各大车系抢滩中国内陆市场的必争之地。
2014年,重庆汽车产量居全国第一,突破260万辆,其中两江新区为这一数字贡献近7成,产量178.15万辆,同比增长19%,产值达2100亿元。两江国际汽车城以“规模第一、结构优化、产品升级、技术领先、效益提升”为总体发展目标,已拥有长安、力帆、长安福特、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依维柯红岩、东风小康菲亚特,以及6月23日刚刚开工的北京现代等7家整车生产企业,到2017年,将完成10大整车企业集聚,形成7家内资品牌和3家合资品牌(“7+3”)的整车产业格局,建成世界级研发、设计中心,成为国内研发实力最强、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最多的汽车产业研发高地。
随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不断深化,两江新区作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地位更加突出,融入全球市场的步伐亦在加快。“针对海外市场,两江车企都在积极谋划‘走出去’。这和韩泰轮胎今年发布的四大发展战略是高度吻合的:深化全球化、提高生产与分销能力、技术创新、提升品牌形象。”李戎说。
据介绍,韩泰重庆工厂生产的轮胎除了保留20%比例作出口外,其大胎主要面向中西部地区零售市场,同重庆及周边几家重卡厂、物流公司等亦有往来。而今年5月刚投产的小胎项目则供应两江新区内为主的重庆整车企业。“北京现代就不说了,‘自家人’。眼下,重庆工厂与东风小康、长安、长安福特、上汽通用五菱等的配套合作联系正在建立。两江新区对乘用车的产品结构升级提得很明确:豪华车、SUV、MPV、小型车等等,各车企也在朝此方向发力。这为我们不断提升针对中西部汽车市场的轮胎关键技术的研发、配套应用能力提供了平台。就像人穿的鞋子,你是要步行还是快跑,走山路还是平路,还包括气候、路况等等因素。这将是一次有趣的创业,也是韩泰轮胎以积极融入的心态和自己的方式,‘驱动’重庆和两江新区的汽车产业。比如长安福特最近一款新车,二期项目便提供了试验轮胎,匹配其车型、市场定位及性能。”
访谈临近尾声,李戎又“额外”分享了当年考察团初到鱼复开发区时,与两江新区招商团队的一次对话——“这块地还不到800亩,且还未平场。如果工期紧,或地不够用,可以把其它项目已平好的储备用地先让出来给你们。”
事实上,韩泰轮胎在全球的各家工厂都秉着集约、节约用地原则。这显著体现在其物流仓储采用现代化的立体式存放方式。同等规模的仓储,有些企业可能便会要上千亩的地。
“所以我们说:谢谢,足够了。”李戎笑道。